济南高新区景汇小学:多元化课堂开启学生美好一夏

   日期:2025-08-07     作者:6dz0f       评论:0    移动:http://q1fv9.yusign.com/mobile/news/91.html
核心提示:7月的济南高新区,暑热中涌动着教育创新的活力。济南高新区景汇小学以“伙伴+”学生成长共同体为载体,通过校地协同共建与文化研

7月的济南高新区,暑热中涌动着教育创新的活力。济南高新区景汇小学以“伙伴+”学生成长共同体为载体,通过校地协同共建与文化研学实践双轨并行,为孩子们打造“有深度、有温度、有厚度”的暑期成长课堂。

多元课堂启智润心

图片

7月3日启动的校地协同项目中,景汇小学联合东汇景苑社区、山东职业学院南山书院“青韵‘小喇叭’”实践队,为三年级三班学生构建“五位一体”成长矩阵。美术课堂上,大学生志愿者引导孩子们创作“会飞的书包”,彩色翅膀的创意设计引发阵阵惊叹;课业辅导环节,实践队员采用生活场景教学法,将数学应用题转化为超市购物情景剧,使解题过程充满趣味性。课间乒乓球对抗赛上,大学生与小学生组成混合双打,在22℃的恒温体育馆内,白色小球划出的弧线串联起两代人的运动热情。图书馆阅读分享会上,《西游记》人物卡牌游戏让经典阅读焕发新意,孩子们用橡皮泥捏出师徒四人形象,立体演绎取经故事。“这种‘双师课堂’模式,既缓解了家长暑期带娃压力,更让高校资源精准对接基础教育需求。”该校德育主任马春芳介绍道。

文化寻根滋养成长

7月26日,二级部逐梦小队走进城子崖遗址博物馆,开启穿越五千年的约定研学之旅。在龙山文化黑陶展区,孩子们通过盲摸陶片游戏辨识蛋壳陶的轻薄特性;考古地层剖面墙前,他们用彩笔绘制文化地层蛋糕,将灰土层、夯土层等地质特征转化为直观的甜品构图。特别设计的文物修复师体验环节中,小队成员协作拼接陶器碎片,用特制胶水完成陶鬶复原挑战。“把土层当千层糕,把玉钺当拼图,历史就变成我们看得懂的语言”。队员张晓阳的研学笔记里,密密麻麻记录着12种陶器纹样。活动尾声,孩子们用红泥制作微型陶器,将古老文明基因注入当代童年记忆。

图片

这场持续整个暑期的教育实践,正形成“1+1>2”的育人效应。校方数据显示,参与学生平均每日运动时长增加47分钟,课外阅读量提升3.2倍,98.7%的家长反馈孩子协作能力显著增强。正如一位三年级学生在活动总结中所写:“这个夏天,我们既在教室里画未来,也在泥土中找过去——原来成长可以这么好玩!”该校校长赵士敬透露,随着8月“非遗传承周”活动的临近,更多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成长课程将继续拓展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编辑:曹梦佳 校对:王菲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