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N801A铁路继电器测试台 多功能继电器智能测试仪

   日期:2025-08-15    作者:caijiyuan 移动:http://q1fv9.yusign.com/mobile/quote/356.html
extarea class="lazyLoad">

HN801A铁路继电器测试台 多功能继电器智能测试仪 测试标准电源模块的浪涌测试标准是参照IEC61000-4-5。该标准适用于电气和电子设备在规定的工作状态下工作时,对由开关或雷电作用所产生的有一定危害电平的浪涌电压的反应。该标准不对绝缘物耐高压的能力进行试验,也不考虑直击雷。该标准的试验等级分类如下:表1试验等级浪涌防护电路由于电源模块体积小,在EMC要求比较高的场合,需要增加额外的浪涌防护电路,以提升系统EMC性能,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青岛华能远见电气有限公司集 15 年继电器测试经验,广泛吸收继电器先进技术,采用目前先进的单片机及模数/数模器件,继 HN800 继电器综合参数测试仪的基础上推出了全新的 HN801A 继电器综合参数测试仪,测试结果更准确,性能更稳定,更符合标准。
主要功能:
1.能测试常开、常闭、转换型电磁继电器的线圈电阻、接触电阻、吸合电压、释放电压、吸合时间、释放时间、吸合回跳时间、释放回跳时间、二次吸动、超行程(跟踪)等参数;
2.一次可以测试一只 4 组常开、4 组常闭或 4 组转换的继电器;
3.有快检和测两种测试方法;
4.人机界面友善,测试结果在触摸屏上全屏显示,不合格参数高亮显示,操作非常简单直  观;
5.测量环境温度,线圈电阻的测试具有温度自动补偿功能;
6.测试速度快,不测二次吸动及超行程(跟踪)的情况下测时间仅需 1.5 秒/只,快检时间仅需 0.9 秒/只;
7.二次吸动测试有吸合上限时磁路闭合测试、吸合上限以上二次吸动不良测试、吸合上限内吸合电压差值测试等测试方式,测试结果稳定可靠;
8.超行程(跟踪)测试功能,可以在继电器不开外壳的情况下用电的方法测出超行程(跟踪),有效地检出由于点胶、烘干变形等原因导致超行程(跟踪)不良的继电器;
9.带 RS232 通信接口,可连接 PC 机,可将测试结果送 PC 机显示、储存、统计、打印,也可通过 PC 机进行参数设置;


10.带有合格/不合格输出接口,不合格项目可以分成 4 路信号输出,具有很的抗能力,可以与自动检测机连接。
11.在输出短路或过载时,仪器自动切断输出,保护功能非常完善;
12.长达 12 个月的免费保修期及周到的售后服务,使您更可放心使用;
13.我们还能提供齐全的继电器测试插座,品种达 100 多种,基本包括了目前内出现的所有继电器,更换测试品种极为方便。
1、技术参数
1.1线圈电阻测试:
测试条件:< 15mA 测试范围:
10.0Ω~409.4Ω 时 分辨率: 0.1Ω
测量误差: ±1%±0.5Ω; 409Ω~4094Ω 时 分辨率: 1Ω
测量误差: ±1%; 4090Ω~20470Ω 时 分辨率: 10Ω
测量误差: ±1%;
1.2接触电阻测试:
测试条件:开路电压:6V DC、24V DC 两档(电压误差:±5%)
闭路电流:10mA、100mA、1A 三档(电流误差:±1%);测量范围:0~500mΩ 分辨率:0.1mΩ;
测量误差:±1%±1mΩ ;
1.3吸合/释放电压:
1.3.1测试范围:DC 0V~24V (纹波系数 ≤1%) 分辨率:0.01V  测量误差:±1%±0.03V 输出电流:≥ 300mA;
1.3.2测试范围:DC 24V~120V (纹波系数 ≤1%) 分辨率:0.03V  测量误差:±1%±0.03V
输出电流:≥ 120mA;
1.4吸合/释放时间:
测试范围:0~60ms 分辨率:10us 测量误差:±1%±10us;
1.5吸合回跳/释放回跳时间:
测试范围:0~60ms 分辨率:10us 测量误差:±1%±10us;


 1.6同步时间:
测试范围:0~9.99ms 分辨率:10us;
1.7环境温度:
测量范围:5~40℃ 测量误差:±1℃;
1.8参数设置容量:100 种;
1.9显示方式:触摸屏全屏显示;
1.10合格/不合格信号输出方式:触点输出,1 路合格信号,5 路不合格信号;
1.11带 RS232 通信接口,可连接 PC 机,可将测试结果送 PC 机显示、储存、统计、打印,也可通过 PC 机进行参数设置;
1.12 体积: W 250mm × H 170mm × D 220mm;
1.13 重量:5.6kg
附:HN864 继电器测试系统软件功能:
在 PC 机上设置及修改测试参数;在 PC 机上显示及打印测试结果,储存测试数据,打印统计报表,显示及打印各参数分布直方图和其他图形。(详见 HN864 继电器测试系统 软件手册)

同时,SPI也没有多主器件协议,必须采用很复杂的软件和外部逻辑来实现多主器件架构。每个从器件需要一个单的从选择信号。总信号数终为n+3个,其中n是总线上从器件的数量。导线的数量将随增加的从器件的数量按比例增长。同样,在SPI总线上添加新的从器件也不方便。对于额外添加的每个从器件,都需要一条新的从器件选择线或逻辑。图2显示了典型的SPI读/写周期。在地址或命令字节后面跟有一个读/写位。数据通过MOSI信号写入从器件,通过MISO信号自从器件中读出。


extarea>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评论 0
0相关评论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