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最新动态首页 最新动态分类 切换频道
一天净赚1.5亿,美的为何被资本低估了?
2025-10-19 12:23

图片

这个月初,我就关注到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了。

上半年营收2523亿元,同比增长15.7%,归母净利润260亿元,同比增长25%,数据不错的,营收也是不错的。

2025年7月,《财富》发布世界500强榜单,美的集团位居第246位,大幅提升31位,连续10年跻身世界500强企业行列。

美的系产品在KA、经销商、电商下沉等主要线下渠道的家电销售额亦已经位列行业第一了。

但按照美的集团的人说,其实还是估值低了。

“我们认为公司估值被低估了,所以才会进行回购操作。”美的集团董事会秘书高书在近期采访中的表态。

平均一天净赚近1.5亿元啊,估值仍然觉得低了,仍然觉得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是有缺陷的……

有时想想,嫉妒会不会让众多仍在亏损挣扎线上的企业面目全非?

特意查了一下相关的报道,说是截至到9月2日,美的集团H股今年以来累计涨幅20%,同期香港恒生指数涨幅为27%。动态市盈率在13上下(A股11上下),低于“港股十巨头”的平均数。

好像资本市场对美的未来增长空间还是颇为保守、犹疑。

我在和朋友聊天时也提到过,现在美的已经开始转型了。

用"家电巨头"这个词来形容今天的美的,显然是不够准确和全面的。

在消费者的认知中,美的可能还是那个传统意义上的提供各种家用电器的品牌。

确实,To C业务仍然是美的的重要基础。

上半年,智能家居板块贡献了超过1670亿元的收入,占总营收的66%以上,保持着双位数的稳健增长。无论是在、天猫等线上平台,还是在线下卖场,美的系产品都稳居家电销售额榜首。

美的在消费电子领域的龙头地位依然稳固。

但真正令人眼前一亮的是美的在To B业务上的突破性进展。

上半年,美的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收入达到645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这块业务在总营收中的占比已经从2020年的18.5%提升到25.5%,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二增长曲线"。

这就是我要说的转型了,从一家面向消费者的家电企业,转变为一个同时服务工商业客户的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

美的的To B业务已经形成了多个增长引擎。

在新能源及工业技术领域,美的不仅家用空调压缩机全球市占率保持第一,还成功切入新能源汽车赛道,电动汽车压缩机国内市占率已超5%,同时储能业务也取得突破,国内中标中广核10.5GWh项目,海外拿下德国、波兰等多国订单……看起来的势头是猛的。

智能建筑科技板块也很抢眼,营收接近200亿元,增速超过24%。

美的商用多联机、离心机组国内市占率双双第一,菱王电梯发货量同比增超40%。

通过收购瑞士ARBONIA Climate、拿下新加坡最大的政府组屋制冷项目,美的正在加速拓展海外市场。

这些个板块,都似乎在说美的具备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的可能……

而于战略意义十分重要的机器人与自动化业务,也有相对温和的增速,营收一度超过150亿元。

2017年美的以300亿元收购德国库卡公司,当时不少人都质疑这笔交易的合理性。

如今看来,这步棋布局得还是挺有前瞻性的。

今年上半年,库卡工业机器人中国市占率已提升至9.4%,新品通过欧洲认证,商业化步伐持续加快。

在2025年这个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的时间节点,美的已经占据了有利位置。

美的的多元化战略之所以成功,关键在于其所有业务板块都存在强大的协同效应。

比如,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积累可以反哺智能家居产品的节能升级;在工业自动化方面的经验可以优化自身的智能制造体系;智能楼宇的技术可以与家居场景形成联动。

这种协同效应让美的的多元化不是简单的业务扩张,而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构建。

不过资本市场似乎还没有完全认识到这种转型的价值。

所以整体估值低迷就不可避免。

对股市投资,资本市场有一个非常非常现实的逻辑,也是非常铁血的本质,那便是对未来的预判,而并非对过去的总结。

美的上半年似乎确实交出了漂亮的成绩,但投资者更关心的是这样的增长能否持续?美的未来的成长空间还有多大?

在这个问题上,现在的市场上,大玩家们是有些微担忧的。

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投资者对传统家电行业增长空间的普遍看淡。

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期,家电行业与地产关联的周期性特征愈发明显,虽然美的通过多元化布局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单一市场风险,但在投资者眼中,其核心业务仍难以完全摆脱“传统制造业”的标签。

尤其是现在国内家电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价格战此起彼伏,更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成见固存,疑虑难消。

另一个关键点在于,美的正在进行的深度转型可能尚未被市场充分理解和认可。

如今的美的早已不是一家单纯的家电企业,而是已经发展成为一家覆盖智能家居、工业技术、楼宇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等多领域的科技集团。

其B端业务占比已从2020年的18.5%提升至25.5%,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二增长曲线”。

但这种转型的价值可能尚未完全体现在估值体系中——市场仍在用家电企业的标准来衡量一家正在向科技企业转型的公司。

此外,在中美经贸摩擦背景下,美的海外业务虽然还能够有上扬的数据支持,如上半年海外收入增速甚至超过国内市场,但很多人其实仍对出口型企业的前景存在一些疑虑的,加上港股市场整体流动性等因素影响,美的的估值水平受到一定程度压制也就在常理之中了。

所以美的别无他法,只有回购。

为的,就是要振奋一下市场的信心。

如果美的能够持续证明其转型的成功,特别是机器人与自动化、新能源技术等新兴业务的成长性得到验证,市场终将重新认识这家正在蜕变的科技制造巨头。

到那时,美的也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双重提升的“戴维斯双击”时刻。

但其实若美的能保持当前增速,2025年全年营收突破5000亿元几乎已成定局。

这将是中国制造企业历史上又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

振奋者,犹甚于所谓“估值”之高涨。

2025年被行业称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美的是无法放弃这个超大蛋糕的,还要提前卡位。

故事要从2017年说起,当时美的做了一件让很多人看不懂的事——斥资300亿元收购了德国工业机器人巨头库卡公司。

这笔交易在当时引起了不小争议,不少人质疑一个家电企业为什么要花巨资收购机器人公司。

但现在的情况,也证明了美的当时的战略眼光。

库卡机器人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提升到9.4%,俨然已成为工业机器人领域的重要玩家。

今年上半年,美的在机器人领域同样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5月份,在美的荆州洗衣机工厂,一批特殊的新"员工"正式上岗——美的人形机器人。

这些机器人不是用来做展示的"花瓶",而是实实在在参与到生产过程中,承担品质巡检、设备维护、零部件搬运等工作。

这家工厂也因此获得了"全球首个多场景覆盖的智能体工厂"的认证,14个智能体覆盖了38个核心生产场景。

而且,据了解,美的正在开发面向商业场所的机器人产品,预计下半年就会落地。

大约的场景是,不久之后你去家电卖场,可能就会遇到美的开发的导购机器人,它们不仅能为你介绍产品功能,还能演示家电的使用方法。

这是从底层上面,扩宽了营收的面,野心不小。

要说起这个,其实美的做机器人还是有着独特优势的。

首先,美的自身拥有庞大的制造体系,这为机器人技术提供了绝佳的应用场景和测试环境。

其次,通过库卡公司,美的获得了顶尖的机器人核心技术。

然后,是美的在机电一体化领域积累数十年的经验,与机器人技术有着天然的协同效应。

近三年来,美的研发投入累计超过430亿元,仅2025年上半年就投入88亿元,同比增长14%。

这些投入正在为美的构建面向未来的技术壁垒。

从家电到机器人,美的的这次转型看似跨度很大,但实际上有着清晰的内在逻辑。

美的正在从一家产品公司向科技集团蜕变,而机器人正是这个蜕变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人产业正迎来爆发前夜,而美的凭借前瞻布局和技术积累,已经在这个未来赛道上占据了有利位置。

也许用不了多久,当人们提起美的时,想到的将不只是空调和洗衣机,还有那些在工厂、商场甚至家庭中服务的智能机器人。

美的集团如今面临着一个有趣的现象:一方面企业保持着每天净赚1.5亿元的惊人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其市值却未能充分反映这份成功。

这种业绩与估值之间的反差,很大程度上源于市场对美的的认知更新速度,未能跟上企业自身的转型步伐。

财务数据显示,近三年美的研发投入累计超过430亿元,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为88亿元,同比增幅超过14%。

持续的高强度的研发投入,正在为美的构建未来的竞争壁垒。

从估值角度看,美的当前市盈率仅11-13倍,而科技公司的估值普遍在20倍以上甚至更高。

随着美的科技属性的不断增强和B端业务占比的提升,其估值体系有望迎来新的变化。

基于美的当前的战略布局和行业发展态势,我初步预测美的未来几年将呈现三个方面的增长:

一是机器人及自动化业务将成为新增长引擎。随着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的到来,美的凭借库卡的技术积累和自身制造场景的应用经验,有望在这一领域占据先机。

二是海外市场特别是高端品牌将持续增长。美的海外收入占比已超40%,随着OBM业务占比不断提升和高端品牌认可度提高,海外市场将成为拉动增长的重要力量。

三是B端业务占比将逐步提升。工业技术、智能建筑、新能源解决方案等B端业务增速明显快于传统家电业务,预计未来三年内占比有望超过30%。

家电只是美的与用户建立联系的起点,而真正的未来在于以科技赋能产业和社会,打造覆盖家庭、工业、能源、建筑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者。

这意味着,美的所处的行业边界正在被重塑,其成长空间也有望从存量竞争的家电市场,扩展至规模更为庞大的全球科技产业版图。

对于投资者而言,现在的美的可能正是一个被低估的价值洼地。

本文作者 | 东叔

审校 | 童任

配图/封面来源 | 腾讯新闻图库

编辑/出品 | 东针-知识频道(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最新文章
一季度核心城市房地产市场明显回暖
一系列政策落地下,一线及核心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明显回暖。4月8日,中指研究院发布数据显示,3月,一线及核心二线城市新房、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增幅明显。一线城市中,北京3月新建商品住宅成交5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6%,深圳、广州、上海3月
济南市纪委监委最新通报!
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30日讯 元旦、春节将至,为进一步严明纪律规矩、发挥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作用,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现将近期查处的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通报如下。济南市城市管理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市综合行政执法
门票秒空,还要排队抢座!上海这种新兴娱乐火了:班味都散了
Norah是个85后,本名杨梦琦,是中国知名的多语种脱口秀演员。从上外附中到复旦大学、杜克大学,她一路名校、成绩优异,毕业后也从事了市场研究、战略咨询等好几份专业性较强的工作。2016年,对脱口秀一无所知的Norah去香港看了一场当地的演
回收2017年人民大会堂茅台酒回收价明细一览一览
回收2017年茅台酒回收价一览.53°茅台五个常任理事国酒500ML×5瓶7500053°飞天商务酒1000ML80053°30年陈年茅台酒500ML1560053°50年陈年茅台酒500ML2720053°80年陈年茅台酒500ML25500053°茅台华堂酒(2008年)500ML76053°茅台醉美中华江
瑞再保险:中国寿险、健康险保费将恢复增长态势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林汉垚、实习生 杨雨霏 北京报道近日,瑞士再保险在北京举办寿险与健康险主题媒体圆桌会,瑞士再保险方面表示,目前中国寿险和健康险行业面临着利率下降和需求低迷导致的销售不振两大挑战。尽管如此,瑞士再保险方面依
当今足球已处于临界点?密集赛程让球员崩溃?现实情况究竟如何
曼城球星罗德里表示,目前球员都在超负荷工作。Theanalyst作者AliTweedale就研究了足坛密集赛程背后的数据,并试图找到解决球员疲惫问题的答案。“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感觉——也许是疲惫,也许是脱水?”前阿森纳、伊普斯维奇和西布朗中场布
瑞丽市金舆鼎耀珠宝店(个体工商户)成立 注册资本50万人民币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瑞丽市金舆鼎耀珠宝店(个体工商户)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吴敬一,注册资本5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为一般项目:珠宝首饰零售;珠宝首饰批发;艺(美)术品、收藏品鉴定评估服务;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工
对标iPad十数年,为何安卓平板迟迟难以反超苹果?
昨晚,REDMI K Pad在小米新品发布会上正式亮相,其搭载天玑9400+旗舰芯片, 采用8.8英寸3K LCD定制大屏,拥有165Hz刷新率。在续航方面,内置7500mAh长寿命电池,支持67W快充、双USB-C口及旁路充电Plus。除此之外还配备四音圈对称双扬(响度
第八届“强网杯”全国网络安全挑战赛线下赛启动
天健湖畔风正劲,强网比赛再出发!12月5日,第八届“强网杯”全国网络安全挑战赛线下赛,在位于郑州高新区的全国首个网络安全科技馆赛博厅正式开赛。从线上赛三千多支队伍、一万多名选手中成功突围的32支战队125名队员,齐聚郑州高新区,全
一天净赚1.5亿,美的为何被资本低估了?
这个月初,我就关注到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了。上半年营收2523亿元,同比增长15.7%,归母净利润260亿元,同比增长25%,数据不错的,营收也是不错的。2025年7月,《财富》发布世界500强榜单,美的集团位居第246位,大幅提升31位,连续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