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最新动态首页 最新动态分类 切换频道
米粒上的殖民伤痕——从电视剧《悬崖》情节看伪满《米谷管理法》的殖民逻辑
2025-08-06 14:01

重温经典《悬崖》电视剧,一处情节惹人深思:颠簸的火车车厢里,孕妇难忍孕吐,呕吐物中竟混着几粒晶莹的大米。巡逻警察如临大敌的呵斥声划破车厢:“不知道米谷管理法吗?战时吃大米是犯罪的!”以前看到这里,并没有特别的感觉,现在有点恍然:吃大米也犯罪?这是怎样的世道!

呕吐物里的法律陷阱

电视剧《悬崖》中这个令人窒息的场景,恰似一把锋利的解剖刀,剖开了伪满洲国殖民统治的残酷内核。而这个细节并非艺术虚构,是1938年至1945年间东北人民日常生存状态的真实切片。

根据伪满洲国1938年11月颁布的《米谷管理法》及后续《饭用米谷配给要纲》,稻米、小麦被强行划定为“甲类粮”,成为日本殖民者的专属物资。法律条文白纸黑字地规定:“凡属帝国臣民(日本人)每月配给大米15公斤,朝鲜人8公斤,中国人则按等级配给高粱、玉米等杂粮,甲类粮严禁流入手无特权的中国人手中。”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连种植水稻的农民也被剥夺了食用自己劳动成果的权利,通化地区曾有农户因留存稻种被定为“经济犯”,全家被送往煤矿强制劳动。

这种建立在种族隔离基础上的粮食统制,在实施中演变为赤裸裸的掠夺。据载,伪满时期的“粮谷出荷”政策要求农民将产量的60%-70%以远低于市价的价格“出售”给当局,开鲁县1944年大旱导致颗粒无收,日本宪兵仍挨家挨户搜查粮谷,这种人间惨剧在当时的东北大地绝非个案。正如《通辽抗战史》记载:“秋季一到,各旗县公署组成工作组,敲诈勒索花样迭出。村里招待不好,出荷数量就会增加;完不成任务,普通百姓就要卖车卖马,卖儿卖女来完成。”

以“管理”之名,殖民掠夺的制度性设计

伪满洲国《米谷管理法》的出台,绝非单纯的战时经济措施,而是日本帝国主义推行“以战养战”殖民政策的关键一环。1937年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日本国内粮食储备仅能维持三个月,东北作为“大东亚共荣圈”的粮仓,被纳入日本战时经济体系。通过该法律构建的粮食掠夺网络,每年从东北运往日本本土的大米达200万吨,大豆300万吨,这些物资通过大连港转运,直接支撑了日本对东南亚的军事扩张。

我们再来看《米谷管理法》,比冰冷的法律条文更可怕的,是其背后隐藏着精密的殖民统治逻辑。先是生产控制。强制推行“开拓团”农业模式,将东北优质耕地划归日本移民,1936年《二十年百万户送出计划》实施后,32万日本移民强占东北150万公顷良田,逼迫中国农民改种水稻却无权食用。再是流通垄断。设立“满洲粮谷株式会社”统管购销,禁止私人粮食交易,长春商人王兴汉因私下出售20斤大米给孕妇,被判处10年苦役。最后是消费分级。《生活物资购入通帐》分为五级,日本人持“特种通帐”可购买精米白面,中国人持“丙级通帐”每月仅配给18斤混合了糠麸的“协和面”,1943年后更掺入30%橡子面。

这种制度性掠夺在数据上呈现出触目惊心的反差。1943年伪满粮食总产量1941万吨,其中879万吨被直接征收,而东北农村人均口粮仅175公斤/年,不足维持基本生存。辽宁社会科学院的研究显示,伪满时期东北农民平均每年要缴纳“出荷粮”、“报恩粮”、“追加粮”等七种名目粮食,相当于实际产量的53.5%。

饥饿的反抗,从个体悲剧到集体记忆

《米谷管理法》的实施,在东北社会埋下了反抗的火种。1941年哈尔滨“三肇事件”中,数百农民因不堪粮食掠夺揭竿而起;1943年通化暴动中,朝鲜族农民与抗联配合,烧毁日本粮库23座。这些反抗往往以惨烈失败告终,但恰如历史学者指出的:“每一粒被掠夺的粮食,都在中国人心中播下了仇恨的种子。”而无数个体悲剧构成了这段黑暗历史的集体记忆。

通河惨案:1944年,李姓农户祖母为营养不良的孙子蒸了一碗米饭,孩子饭后呕吐被日军发现,全家六口被狼狗活活咬死。

长春火车站事件:1943年,一位母亲携带少量大米探望狱中的儿子,被宪兵发现后,大米被强行撒在地上,逼迫她当众吞食混有泥沙的米粒。

开鲁逃荒潮:1944年大旱后,数万农民逃往热河,沿途饿殍遍野,伪满档案记载“冻饿而死的死尸随处可见”。

这些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殖民统治下的结构性暴力。日本学者子安宣邦在《近代日本的殖民主义批判》中尖锐指出:“《米谷管理法》通过将粮食特权化,成功地将中国人降格为‘会说话的工具’,这种生物政治学统治比单纯的军事镇压更具隐蔽性。”

历史镜鉴,粮食主权与人类尊严

当我们在屏幕上看到《悬崖》中那个被带走的孕妇时,看到的不仅是个人命运的悲剧,更是一个民族被剥夺生存权的隐喻。伪满《米谷管理法》的本质,在于通过控制最基本的生存资源——粮食,来摧毁殖民地人民的尊严与反抗意志。这种将粮食政治化、种族化的做法,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深刻教训。

对比当下中国“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粮食安全战略,更能体会到主权独立对于民生保障的重要性。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1000斤,库存处于历史较高水平,远超国际安全线,这一成就背后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长期努力。正如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指出的:“中国用不足世界9%的耕地养活近20%的人口,为全球粮食安全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电视剧《悬崖》的价值,正在于通过艺术真实唤醒历史记忆。那个呕吐大米的孕妇,那些因几粒粮食家破人亡的普通百姓,他们的遭遇提醒我们:粮食从来不仅仅是食物,更是文明存续的基石、人类尊严的底线。当我们今天端起一碗白米饭时,应当铭记,这看似寻常的米粒上,曾镌刻着一个民族最深的殖民地伤痕,也见证着一个国家捍卫粮食主权的艰辛历程。

伪满《米谷管理法》早已随着日本战败而废除,但它所代表的粮食霸权逻辑并未完全消失。当今世界,全球粮食贸易中仍存在着结构性不平等,发展中国家被迫以低价出口粮食原料,却要高价进口加工品。从这个意义上说,《悬崖》中的那个瞬间,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现实的警醒——唯有牢牢掌握粮食主权,才能真正守护人民的生存尊严,这正是那段黑暗历史给予我们最宝贵的启示。

最新文章
冀时评 | 生态共育 价值共创:解码雄安企业与人才的双向奔赴
冀时评论员 修 远雄安新区这片热土上,企业与人才的“双向奔赴”正演绎着令人惊叹的速度与深度:华清智言团队三个月便完成考察、注册、扎根的“雄安节奏”,煜鼎公司国家级创新平台整体迁入…… 这不仅是地理迁移,更是政府与企业、人才与
迷彩绘青春!三十七中文源校区新生养成教育开营
秋阳织锦,迷彩初绽。8月30日上午,太原市第三十七中学教育集团文源校区2025级初一新生以青春之名集结于操场,共同吹响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青春集结号。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李晓东,党委专职副书记吴朝辉,副校长陈玉芳、赵永生及承训总教
太原杏花岭区外国语小学三年级开启学科融合新探索
炎热的夏季到来,孩子们进入愉快的暑假。在太原市杏花岭区外国语小学三年级各学科老师的引领下,孩子们开始了另一种形式的学习----跨学科项目式学习。跨学科学习如同一座绚丽的彩虹桥,架起了不同知识领域的连接,让孩子们们在知识的交融中
筑牢安全基础!青年路小学万科分校开学第一课
为切实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9月1日,太原市迎泽区青年路小学教育集团万科分校组织全体学生开展秋季学期“安全开学第一课”主题教育活动,为新学期校园安全保驾护航。活动伊始,在校园安全专项教育中,
昆山服务“24小时不打烊”
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服务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企业综合服务驿站是“元园”服务站的“Plus升级版”。市数据局将服务从产业园扩展延伸到商业街区、银行网点、商务楼宇等企业群众办事集聚区域,由首席服务专员提供专业的“一对一”指导,服务项
物业费收缴率增长近30%!
烦心琐事一站通办暖心服务一揽子集齐一场场“红领物业”的生动实践正在丰涵家园小区接续上演!01亮身份、明职责“丰盈”多元共治履职合力小区物业丁经理:“之前我们每个客服管家要对接服务1500户居民,报事报修难免回复不及时。现在有‘丰
体育晚报AI速递:今日体育热点一览 丨2025年8月26日
  体育世界充满激情,比赛和运动员故事吸引全球目光。我们为您带来今日的最新体育新闻,涵盖比赛结果、球员动态和热门话题,助您紧跟体育社区动态。  乓协副主席中国大满贯发布会:本土作战将派出最强的阵容出战  中国乒协副主席秦志
多管齐下!互助检察助涉案少年“重启”人生
在社会治理的宏大版图中,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始终是一块沉重的拼图。当稚嫩的面孔与不法行为产生交集,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个体成长的迷失,更有家庭监护环节的松动与缺位。8月30日,互助县人民检察院针对12名涉案未成年人及其家长集中送达督
沪指突破3700点 为2021年12月以来首次
  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8月14日电,沪指涨超0.45%,盘中突破3700点,为2021年12月以来首次。  更多报道  [开盘半小时两市放量超700亿 预计全天成交超2.2万亿]财联社8月14日电,据财联社盯盘数据显示,开盘半小时,沪深两市成交额突
郴州万华新园范围买房优惠到底有多给力?别再被高房价拖垮了!速抢爆款房源!
优惠政策一:商业银行贷款优惠 自2024年9月30日起,凡通过贷款购买住房的家庭,商品住房贷款不再区分首套住房与二套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统一下调至15%,同时取消首套和二套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 优惠政策二:公积金贷款优惠 (一)对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