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27日消息(记者赵学真)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2024年7月27日,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今天(27日),北京中轴线迎来申遗成功一周年的日子,《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三年行动计划(2025年—2027年)》将正式发布。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北京市加快推进了重点遗产点的腾退修缮。从钟鼓楼的飞檐到永定门外的御道,中轴线上的文化遗产正陆续重焕生机、开门迎客。先农坛内的庆成宫与正阳门箭楼,经精心修缮后已于去年年底面向公众开放。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馆长薛俭: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所在的先农坛,在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的带动下,腾退的古建筑群落有宰牲亭院落、神仓院落,包括庆成宫院落,向观众开放的面积扩大了将近2万平米。从去年申遗成功之日到现在,来我们古建筑博物馆参观的观众已经达到120多万。
今天,北京市文物局(市申遗办)正式发布《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三年行动计划(2025年—2027年)》。计划提出,未来三年将着力推动天坛、先农坛等遗产点腾退整治取得更显著进展。
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市申遗办主任张立新:新的三年行动计划要继续加强中轴线的保护、传承、利用,包括五个方面45项措施,重点是在加强(北京)中轴线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加强(北京)中轴线的价值阐释和传播国际交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