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大将评谅山战役:越军被中国军队分割包围,防线事实上崩溃了

   日期:2025-08-11    作者:caijiyuan 移动:http://q1fv9.yusign.com/mobile/quote/212.html

1979年2月17日中越战争爆发。越南驱逐华侨、侵占我方边境领土的种种行径将中越友好关系在1975年前后彻底中断。此前,中国对越200多亿美元的经济援助及无偿军事援助,俨然成为了越南的“血包”。

中越关系破裂后,越南仍需要“输血”,在这样的情况下越南选择了苏联。在苏联援越的过程中曾向越南派出过军事技术专家团和军事顾问,这些苏联的军事人才不仅帮助越军制定了作战计划,也成为了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的见证者。

苏联大将根纳季·伊万诺维奇·奥巴图罗夫曾亲眼见证了发生在越南北部的谅山战役,发表评价:越军被中国军队分割包围,防线事实上崩溃了。

1978年8月,苏联派出以国土防空军中将沃罗比耶夫为首的苏联军事技术专家团120人抵达河内,他们此行的目的是为越南人民军整编进行具体指导。帮助越南完成整编任务后,120人的苏联军事技术专家团担任越南军事顾问。1978年底,苏联派出中将加波年科前往老挝、柬埔寨继续给越军提供帮助。

图片

当时越南国内还有一支以弗拉德林·米哈伊洛维奇·米哈伊洛夫中将为首的,共50人的苏联军事专家组,他们主要负责苏联在越南的一切事务。在1979年2月17日我军向越南发动自卫反击作战之前,米哈伊洛夫中将因病回国治疗,随后苏联命令加波年科中将赶往河内接替米哈伊洛夫中将未完成的工作。

当时中国已经多次警告越南,惩戒越南。因此,加波年科抵达河内后的主要工作就是与越军总参谋部分析战况并制定作战计划。

解放军于1979年2月17日向越南发动了自卫反击作战。双方交火后,加波年科继续给越军担任顾问,根据加波年科回忆:

“我在大约2个排的越南军人护送下,前往越南西北部的柑糖,那里是越军第345师的前敌指挥部,我希望了解更详细的情况。此时,中国军队已形成大约500千米长的正面突破阵地,从南海到老挝边境,再到‘金三角’地区,均被他们占领。尽管中国人在某些地区遭到抵抗但他们并不消灭那些孤立的越军据点,而是绕过对手继续向南穿插。”

了解清楚战场形势后,加波年科向越军总参谋部和莫斯科进行了汇报,当时越军第345师的2个团已经被解放军包围。从军事角度来看,这种情况下越军可以进行反击了,为什么加波年科还要向上级汇报呢?原来,越南人民军规定师长下达的作战命令必须要经过党委会和师政委同意,而当时越军第345师连党委成员都召集不全,师政委也在包围圈里。

越军总参谋部得知情况后,立即授予师长所有权力,命令立即开始行动。但加波年科怎样帮助一个师的越军对抗中国好几个军的兵力呢?在中国进攻前期的过程中,加波年科的加入并没有帮助越军取得更好的效果。苏联于1979年2月19日派出根纳季·伊万诺维奇·奥巴图罗夫大将为首的20人军事顾问团前往河内。

图片

在苏联派出的这20人军事顾问团中,有苏联援越军事专家组组长米哈伊洛夫中将,总参作战局的杰米亚年科中将、总参侦察局的麦里尼琴科少将、津琴科少将、别尔纳茨基少将、巴尔迪舍夫少将、瓦西里耶夫少将、布托林少将、布尔加科夫少将、马约罗夫少将、施克拉波夫空军少将、科瓦里空军少将、斯克沃尔托夫海军少将、总参第10局的库米诺夫上校、通讯兵上校克洛奇科夫等人。

奥巴图罗夫大将曾任苏联坦克旅副参谋长、机械化旅旅长、机械化师师长、步兵军军长、外喀尔巴阡军区司令,参加过解放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的战役,能够熟练驾驶坦克、装甲车等车辆,熟悉各军兵种战术常识。因此,当时苏联军方对奥巴图罗夫大将非常看重,委以重任。

抵达越南后,奥巴图罗夫被苏联任命为苏联驻越军事总顾问和印支地区高级顾问。随后,奥巴图罗夫大将在越南开展工作,到这时奥巴图罗夫依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认为越军能够在苏联军事顾问团的帮助下获得胜利。

在接到命令的第一时间,奥巴图罗夫大将就给苏联总参第10局下达了命令,要求第10局在5小时的时间内调查整理中越两军现有的武器装备情况(包括越军使用的苏式装备和美式装备)以及中国军队参战部队的将领等情况。了解到中越双方军队的基本情况后,越军总参谋长黎仲讯和国防部长文进勇将前线的战斗形势向奥巴图罗夫大将进行了汇报。

图片

奥巴图罗夫大将亲自赶往前线了解,这时候已经到了1979年2月底。我军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进攻,相继攻占高平、老街等越北重要城市,并开始在谅山外围进行作战,下一个目标就是谅山。

在前往谅山前线的路上,奥巴图罗夫大将看到了许多从越北地区逃下来的难民,蜂拥涌向河内,导致铁路完全中断。火车无法继续前行,奥巴图罗夫只好换乘嘎斯-69吉普车继续向谅山前线进发。

奥巴图罗夫认为就这样大张旗鼓的进入谅山前线太过张扬。随后,又在铁路中转站朗甲下车观察战斗。

我军已完成对谅山省外围阵地的肃清任务。1979年2月27日,炮兵1师对同登-谅山公路沿线阵地倾泻炮弹。经统计,在进攻地区,平均每平方米就有1颗炮弹落下,在进攻过程中越军70%的前沿工事被摧毁。之后,第55军第163师487团在坦克部队支援下攻下探某高地,歼敌450人。

完成对谅山外围阵地进攻后,我军于1979年3月1日下午对谅山市发动猛烈进攻。守在谅山市的越军只有22000人(越南人民军第3师、第327师、第337师各一部分),为了拿下这里的阵地,我军集结第55军(第163师、第164师、第165师)、第43军第127师、炮兵第1师共约80000人的部队。

单从部队兵力上来看,敌我双方的人数比为1:3.6,之所以动用这么多的部队不仅是为了胜利,也是希望能够借此一战吸引越军大部队增援,从而达到重创越军的目的。

也有一部分因素是越军已经下令将在柬埔寨作战的一部分越军正规部队中的精锐调来支援谅山,兵力上占优势对我方来说更稳妥。

图片

为实现战斗目的,我军特地演了一出戏——围点打援。驻守在谅山的22000名越军根本满足不了80000人的胃口,我们的目标是打掉前来增援的越军精锐部队。在战斗打响后,我军就已经布好了口袋阵”,165师493团连夜穿越丛林,在2月29日攻占扣马山主峰,顺利切断谅山—河内公路,阻断敌人退路,只要越军敢来支援谅山,全部歼灭。

在作战中,许世友专门给第55军的炮兵部队下达了任务:谅山一间完整的房子都不准留,轰到越军魂飞魄散为止!

进攻谅山战斗刚打响时,我军有意将越军在谅山市的阵地分割包围成了一个个小的包围圈,这也是为了吸引越军更多的增援部队。初期,越军确实中计了,紧急从柬埔寨调集精锐回国支援。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军并未在谅山战场上发现越军支援部队的身影。

这一切都是越军的军事顾问、苏联大将奥巴图罗夫从中出主意。在朗甲观察中越两军作战的时候,奥巴图罗夫大将发现越军在防御战术的实施上完全就是手工作坊,游击性质,和苏军的大兵团进攻、防御战术完全不同。奥巴图罗夫认为,正是因为越军采取的防御战术过于分散,导致相当一部分部队被中国军队分割包围。

“许多战斗是在中国人后方进行,这意味着整个越北防线事实上崩溃,中国军队的步坦协同部队正向河内开来。情况刻不容缓,必须即刻采取措施巩固”。

战况紧急,奥巴图罗夫立即将分析报告给了越南方面,随后,越南将原本计划调往谅山支援的精锐部队调回首都河内。

正因如此,我军“围点打援”的计划并未完全实现,但也不亏。在此战中,我军不仅在短时间内就使越军引以为傲的谅山防线击溃,并实现了分割包围,几乎全歼越军正规部队第3师,共歼敌13000多人。另据《中越战争十年》记载,我军在谅山战役中共牺牲、负伤4000多人,和越军的战损比约为1:3。

参考资料:

[1]查宇睿.苏越同盟视角下苏联对于中越边境战争的应对政策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9(03).

[2]赵岩.中越战争中的苏联武装力量(J)兵器知识2011(02)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评论 0
0相关评论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