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
孟繁华:学者小说如何处理虚构与现实的互文|新批评
2025-09-20IP属地 湖北8

值得注意的是,贯穿小说始终的,是不间断被讲述的鬼怪和灵异故事。现代科技和稀奇古怪的事情连续出演,若有若无的各种鬼怪或事件笼罩着生活和人心。只要遇到人和事,这些故事就被不同的人讲述出来,似乎与生活中的人与事构成了同构关系,既是隐喻、互文,也是一种对世界的认知和解释,从而成为一种“冥合”,也就是暗合关系,如梦如幻,似是而非。这种不确定性对人构成了幻觉,从而成为一种控制力量。这些民间的鬼怪故事从某种意义上成了翠花的资源,她借此魅惑了更多不明真相的人,这些人就成了受害者,比如关飞阳、小朝、小露以及夜总会更多的年轻女性。从算命先生寻找翠花开始,小说中呈现的一切都堪称荒诞无比,但一切都在小说的逻辑之中。老人走后,翠花收拾遗物,发现了一堆阴阳八卦和五行六术以及法术书,从一个方面表达了现实生活中另一个世界、另一种生存方式的存在。《冥合天人》表面上是写当代迷信的猖獗和疯狂,本质是写乌托邦的虚幻和坍塌。因此,它的能指和所指既有重合,也有差异。这是《冥合天人》寓意丰富的一个方面。

陈众议是学者,有诸多影响广泛的学术著作问世,也曾出版长篇小说如《玻璃之死》《风醉月迷》《如是我闻》等,因此读到《冥合天人》时我并不感到惊讶。但我感到极大的震惊。我震惊的不是他的文学才华,而是小说的题材和它的当代性。我不了解是怎样的机缘让他产生了创作这部长篇小说的冲动,但显而易见,这是一部具有寓言性的小说。小说中的那个“我”,是小说的讲述者,也是当事人,他和翠花的特殊关系,曾使他们信誓旦旦扎根山村一辈子不离不弃。但我们发现,除了“我”和翠花非常抽象的情感关系之外,我们很难在小说中读到其他与情感有关的人物关系以及段落。

从“算命先生”到“如是大师”,不仅都是人的精神控制者,同时也对人的欲望有读心术般的了如指掌。不同的是,算命先生是极其招摇地俘获翠花的;而翠花成为“如是大师”后,却一直在隐秘处镇定自若,几乎十年不露面,她交给朝露的“锦囊”也是通过别人转交。这个策略不仅使“如是大师”无比安全,同时更增加了她的神秘感和深不可测。这种神秘性也营造了小说挥之难去的氛围。“如是大师”的虚假性,一方面表现在她是一个“得道”的高人,一个神秘的“大师”;另一方面,她隐逸在不为人知的“世外桃源”,过着世人难以想象的奢靡和浮华生活。这不止是人格的巨大分裂,而且是瞒天过海的弥天大谎。她欺骗了那些善良天真甚至幼稚的善男信女,因此这个追踪者是一个大勇者,是正常社会生活的守护者,当然也是一个具有鲜明理想色彩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