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5《还有明天》

「娜拉出走」历史难题的新解法
这是一部来自意大利的冷门电影,却在今年给了我最长久的回味。
看电影画风,你会以为这是一部意式生活喜剧。
来自家庭的暴力,化为了具有喜剧效果的舞蹈动作。
困顿窒息的生活,被融入颇有无厘头的气息的笑料中。
而前期一个又一个出人意料的反转,又为黑白的故事增添了可看性。
只是,导演宝拉•柯特莱西这样做的目的从不是美化或掩盖暴力与女性困境。
而是选择用女性特有的温柔手法,抹去影视作品总将女性苦难奇观化的处理方式。
她用一种颇为轻巧的方式包裹起一名女性生命中的所有不堪,用一种举重若轻的态度,让一个想要出逃的女性托举起一件重大历史事件:
意大利历史上第一次允许女性投票的政治选举。
导演无意塑造出另一个娜拉。
因为她清楚地明白,无论是嫁入更好的人家还是与初恋私奔,只要现状没有改变,也无非是走上另一条老路而已。
女性想要发声,想要拥有自由的明天,不是握紧情书离开,而是攥牢选票不停奔跑。
而这个明天,也不仅仅是一位母亲的以后,更是下一代与之后所有女性的自由未来。
这部电影,就是导演交给我们的一张心灵「选票」。
NO.4《神圣无花果之种》

一个伊朗导演豁出生命的现实呐喊
这是一部精巧有致的家庭电影,也是一部振聋发聩的、犯罪电影。
我们既能从中一窥伊朗社会的撕裂与动荡。
也能在高完成度的视听语言中,共振于角色抗争的勇气、觉醒的挣扎和无的放矢的茫然。
很难想象,导演拉索罗夫在有限的创作环境中,仍能取材敏感的现实事件,运用真实的影像,完成猛烈、直白,却又冷静、细腻的自觉表达。
他以极简的家庭关系揭开复杂的社会问题,以枪支这一象征,掀起不同性别、不同代际间的多层冲突,揭示系统性压迫如何渗透在日常生活中,旧有秩序之瓦解何其艰深。
这部电影无疑是今年最有力量的作品之一,不仅记录了刚过去不久的伊朗头巾运动这一革命性时刻,也呼应了当下全球性的女性运动和反压迫声音,成为一种普适的社会寓言。
NO.3《窗边的小豆豆》

在最黑暗的时代,守护最明亮的童真
这部电影重现了童真、温暖的世界,却未将残酷、哀伤的现实隔绝于外。
它借着孩子的目光,以一种不动声色的方式展现了复杂的世界和教育的真谛。
20年前读原作时,我透过黑色的铅字,在脑海中想象小豆豆的笑脸和巴学园的自由空气,尚且稚嫩的心灵,被其间的温柔真真切切抚慰过。
如今再看这部电影,一切被还原得恰到好处:鲜亮如初的世界,珍贵的童年情谊,和被悉心呵护的一颗童心,这份感动有增无减。
之所以选入十佳,除了它足够还原,更因为这样的作品在今天愈显珍贵。
在功利化、竞争化的社会语境下,教育、成长的故事再难被如此轻盈地讲述。
此外,放眼全球动画市场,IP主导的商业化狂潮一次次淹没真挚的情感、细腻的表达、风格化的创作。
无怪乎小豆豆脱颖而出,激起划时代、跨文化的无尽共鸣。
NO.2 《好东西》

国产电影最惊喜的突破
这是今年最具当下性的国产电影。
单亲抚育、月经羞耻、容貌焦虑、恋爱脑、服美役、女权男、约会文化、互联网女性议题现状......
热点议题,垒作全片。
但,时下尖锐的性别议题,和焦灼的交流状态,都在其中变得意外柔软。
它不攻击,只照拂,不割离,只接纳,力求温柔,潇洒轻盈。
这是如今奇观当道,追求感官冲击的全球电影环境中最稀缺的创作状态。
也是扎堆的苦难故事里,国内女性电影探索出的新可能。
除此之外,《好东西》也可以作为一个最新确立的坐标,串联起近年的女性电影创作,看到女性意识与创作观念的变化。
意识与话题双双进阶,但姿态更轻盈,可看性提高。
虽不能涵盖所有样本,但仍能觉察到女性电影的故事更多样,意识更迈进,商业潜力越来越大。
希望在下个阶段里,争议的喧嚣都能抛在一边。
女性也能轻松玩耍,笃定上路,专注于开辟天地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