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新干线
永远的爱恋

华夏大地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似乎都集中发生在民国时期。
在京师大学堂就读的王智和李慧积极组织并参与五四运动的标志性事件——火烧赵家楼。作为有思想、有血性、有担当的进步青年,他们以行动彰显了强烈的爱国情怀。行动中,他被她的聪颖所吸引;她被他的睿智所打动。不久,他们便坠入爱河。他总将她的优点无限放大,她则把对他的爱意化作无限憧憬。
大学毕业后(1920年前后),两人留在北平市政府工作。此时正值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 “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开。党的革命精神深深感召着这对年轻情侣,他们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决心为挽救民族危亡贡献力量。
根据上级党组织安排,李慧被派往山西省赵城县开展地下工作,而作为北平党组织骨干的他则继续留在北平。临行前,二人相拥而泣——王智叮嘱李慧务必按时吃饭、休息,保重瘦弱的身体;李慧则劝慰王智遇事多分析、多考量,切勿急躁慌张,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天各一方后,两人只能依靠书信维系联络,但思念之情非但未减,反而与日俱增。
王智在信中写道:“因为终点是你,所以我的心不远千里也要与你相依;因为爱着你,哪怕跨越山河四省,我也要向你奔赴而去。”
李慧回信说:“你的心与情,我已悉数收到。与你喜结连理之事,我又何止想过一回?连咱娃的名字,我都已想好。只是国破山河在,如今并非只谈儿女情长之时——我们肩上都担着党组织赋予的重任。做你的妻子,或许还要等三年、五年,亦或更久,但我向你承诺:这辈子我非你不嫁。若我们不幸牺牲,下辈子我依然要做你的妻,伴你一生!”
天有不测风云。王智在执行一次重大任务时,因叛徒告密被捕入狱。狱中,国民党反动派以灌辣椒水、坐老虎凳、烙铁烫等惨无人道的酷刑折磨他,他却始终以沉默对抗,未吐露共产党的半点机密。次年农历三月十八日,正值李慧生日,王智却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数月间,他在狱中忍受了非人的折磨与痛苦,最终在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中,在对李慧的深情眷恋中,走完了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牺牲时年仅二十四岁。
许久之后,李慧才得知王智牺牲的消息。坚强的她并未沉溺于悲痛,而是将对爱人的思念全部倾注于革命工作。在王智牺牲十周年之际,她抱养了一个女婴,为其取名 “王思慧”—— 既是对爱人的深切怀念,亦是对这段跨越生死之恋的永恒铭记。
